在参观故宫的时候,您有没有注意到,在宫殿两侧的红墙上有几个小窗户?它们比A4纸还小,青砖制成,镂空花纹,一般是墙面与墙根上下成对出现,有些特别高大的墙体是一组三个。这么小的窗户,而且还安在墙根,肯定不是为了采光。它们有何用处呢?
这些小窗户,学名叫“透风”。顾名思义,它的功用就是通风透气。但它不是给人透气,而是给柱子。
众所周知,中国古代宫殿是木结构的,打好地基后,用木料架起宫殿的整体结构,覆盖屋顶,之后围上殿墙,再进行装饰彩绘等。现代建筑中,必须有承重墙,人们在装修时是不能拆除它的。但在中国古建中,墙不是用来承重的,而是只具有隔断、遮挡的功能。所谓“墙倒房不塌”,正是古建这一特点的体现。古建中真正支撑整座建筑的是柱子。
紫禁城里宫殿的屋顶都非常厚(这一点在8月16日的《紫禁城里怎么避暑》中有介绍),琉璃瓦也是相当有分量的。太和殿是等级最高的宫殿,有双重屋檐,称为重檐庑殿顶,上下加起来,一共八面覆盖有琉璃瓦,其殿顶的重量可想而知。因此太和殿用了72根大柱支撑。皇帝宝座周边那六根沥粉贴金盘龙柱,直径达到一米左右。资料显示,这些木料都是来自四川、广东、云南、贵州地区的上好楠木。后期楠木减少,多用东北松木。
宫殿在修建时,通常是先安装柱子和梁架,然后砌墙。木头最怕虫蛀和潮湿。为了延长柱子的寿命、保障整座大殿的牢固安全,古人想了很多办法。为防虫蛀,就选用不易被蛀蚀的木材,再经过近十道工序,包括汁浆、捉缝灰、通灰、刮腻子、色油等,确保杀死蛀虫、不再生虫。
防潮同样重要,古人也下足了功夫。首先,柱子不是直接打入地基,而是落在石头、也就是柱础上,这样可以隔绝地下的湿气。但是有些柱子是包裹在墙体里的。像紫禁城里的宫殿,墙都特别厚,许多柱子都整体埋在墙中,柱子与墙体交接处的湿热空气容易滞留,时间长了依然会造成柱子糟朽。
智慧的古人就发明了“透风”。在砌墙时,用板瓦将柱子围住,使柱子与墙体间留约5厘米左右的空隙;同时在柱子的上下两端对应的墙体位置留一个砖洞口,尺寸大约是15厘米宽、20厘米高。这个砖洞就是通风口,直达墙外。为了美观,通风口处都砌着带有镂空花纹的青砖。这就是“透风”。
您若是在墙根看到了透风,抬头向上看,与之呈一条直线的墙面上,一定至少还有一个透风。之所以上下对应开口,是为了形成空气对流和循环,增强除湿功效。空气从底部透风进入,沿着柱身向上流动,再从上部透风排出,可以使墙体内的柱子周边空气上下流通,保持柱子干燥,最终保证宫殿“延年益寿”。
即便是小小的透风,古人也在上面花了不少心思。这些青砖上,精心雕刻着各种镂空的花纹,成了墙面上的美丽装饰。紫禁城里透风的图案,有狮子滚绣球、花鸟鱼虫,大都是喜庆吉祥的寓意。这些纹饰有的平实简朴,有的繁缛细腻,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,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。(记者 李韵)